安徽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发布消息,为提高驾驶员整体素质,减少“马路杀手”,今年将改革驾校招生办法,推行驾校计划招生制度。1月20日,某媒体刊登这样一则消息。
消息还称,记者从交警部门统计资料上注意到,2006年合肥市,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包括外地驾驶人)共肇事383起,造成87人死亡,460人受伤。交警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驾校的流水式培训无法保证教学时间,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导致驾驶员驾车水平不高。
简单来看,“马路杀手”的存在似乎是因为驾校招生人数过多造成的。那么,如果驾校不招生,没人会开车,也没人去开车,生产出来的汽车只能放在停车场,由于汽车滞销,汽车生产企业也只能关门大吉,这样一来马路上就一派太平,没了“马路杀手”。如果那样的话,不但影响工业大发展,也放慢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历史车轮估计要倒转。这样显然不妥。
如果驾校少招生,估计矛盾也会随之而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与日俱增,学驾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驾校计划招生势必会产生招生供小于求的矛盾,这样一方面会造成许多急需买车的人因为上不了驾校拿不了驾照而不能买车;另一方面也会使一些驾校招生“奇货可居”,肆意抬高学费;还有可能会导致无法学驾驶却又有驾驶需求的人铤而走险,到黑市上买驾照,更为发生交通事故埋下隐患。
减少“马路杀手”,减低交通事故率,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应该对驾驶学员严格控制,达不到一定的驾驶要求不发驾驶证;第三方面应该加强对驾校的考核,不能只求培训速度,不求质量,对那些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教练或驾校进行严厉处罚;最后就是对那些在交通事故中有明显主观过错的驾驶员扣除驾驶证,甚至严厉处罚,使其终生不能再次驾驶。
□李守君 来源:安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