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改革先锋》展现了福建人敢为先锋、爱拼敢赢的精神,那么,在这片热土上,注定要演绎更多精彩的故事———2004年1月,福建正式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五年后的5月,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消息正式发布。海西,从此挺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这一刻,我们梦想了五年,拼搏了五年;日前,福建省委第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相关《实施意见》,蓝图已定,可以预见,充满梦想和机遇的海西大地将有怎样的前景———平潭跨海大桥将给一个海岛带来巨变;高速铁路将打通东南沿海的经络;一系列新政策将让闽台经济更为融合。一个个奇迹,将伴随海西的腾飞,展现在这片东南热土上。
继《60年,从海防前线到海西腾飞》之《改革先锋》系列报道之后,今起,第三篇章《海西腾飞》将陆续推出,让我们把眼光聚集在海西的一系列新起点上,共同领略60年的传奇与美好前景。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海西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呼之欲出。
《意见》指出,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福建省委第六次全会日前审议通过的相关《实施意见》,将该区域明确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
8月10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在台正式发布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海关特殊监管,实施更加灵活便利的政策,方便台湾商品进出和两岸人员往来。
平潭,福建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面积相当于厦门、香港本岛的2倍;在地理上,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也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这座在1978年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建立台胞接待站的海岛,在海西战略获得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短短一周内,就迎来了3批前来考察投资的台胞。
日渐明朗的利好政策使得平潭顺理成章地成为今夏最炙手可热的焦点,而平潭综合实验区,也赋予了这个海西大岛崛起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