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保生大帝(即“医神”)诞辰1030周年。17日,医神祖籍地福建安溪感德镇石门村举行隆重仪式,热情欢迎由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副理事长周尚德率领的总会参访团。
从“真人古地”石刻,到吴真人祖籍地纪念馆,从古老神圣的玉湖殿,到殿旁相映成趣的凉伞树、旗杆树,短短半天时间里,参访团一行就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仅有浓郁的保生大帝文化,还有亲切的乡音,浓厚的乡情,相通的习俗,相同的信仰。参访中,他们兴奋难抑,频频驻足留影,还兴致勃勃地欣赏了极富特色的铁观音茶艺表演。
周尚德表示,通过此次石门之行,不仅参观了保生大帝祖籍地,同时也了解了安溪的特色茶文化,感受到这里同胞们的热情。参访团将借助此次活动,让海内外信众都能知道,保生大帝祖籍地就在这里,以后有机会应到这里来寻根。参访团将结合弘扬保生大帝悬壶济世的精神,结合一些宗教文化,包括医疗服务的交流,不断增进两岸的互相来往。周尚德相信,此次活动对“以后两岸的民间交流、宗教文化交流,彼此都会有很大的助力。”
出生于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的保生大帝,系宋代神医,又称吴真人、花桥公。生前医德如佛,医术如仙,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分文。宋明道二年(1033),漳、泉二地瘟疫流行,民不聊生,田地荒芜,他不顾自身安危,率领徒弟,采药炼丹,活人无数。因上山採药,不幸坠崖身亡,终年五十八岁。吴真人辞世后,人们自发地建宫立庙,塑像祭祀,渐渐发展为一种信仰崇拜,吴真人也渐由神医变成医神。现吴真人的崇拜遍及闽南、两广、台湾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所建庙宇近千座,仅台湾就多达数百座。
作为保生大帝祖籍地的安溪县,近年来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品牌打造,致力建设文化繁荣期。为打造保生大帝文化品牌,该县除把石门村“玉湖殿”及附近文物景观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外,还把保生大帝文化与茶文化、李光地文化、清水祖师文化列为该县四大特色文化品牌。随着海内外保生大帝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信众前往安溪朝拜、探访、观光,保生大帝文化也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