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撰稿人韦博报道,台湾政坛上两个“重量级”的女人近日因为两岸签署CECA(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问题展开了口水战。台“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今日(19日)投书台湾《联合报》,批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投书媒体反对两岸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所依据的是不切实际的论断。
据台湾《联合报》19日消息,赖幸媛讽刺在野党把“政府”研议中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与全面性开放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搞混了。
对此,民进党主席蔡英文19日上午动怒反批道,“这样情绪性攻击、不足以做一个政务官”。蔡英文称,CECA(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到底是什么东西?“政府”讲不清楚,决策也过程不透明,“我们真的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东西?做过什么分析经济冲击或‘国安’分析,这不是政府机关、尤其‘陆委会’应该做的事吗?”。
什么是CECA?
台湾竞争力论坛总召集人林建甫解释说,这实际上是“综合经济合作协议”(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的英文简称。它是介于FTA (自由贸易协议) 与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之间。其主要基本构想是着眼于中止两岸间包括关税、经贸、投资等相关障碍,逐步构筑一个自由化的共同市场。“综合经济合作协议”的内容,包括逐步中止所有货物的贸易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让服务贸易自由化、创建开放和竞争的投资机制。此外,还可采取共同对外关税及贸易政策,允许人员、资金、劳务、商品等自由流动。涵盖金融业“登陆”,避免双重课税,增加两岸投资保障等议题。台湾想与大陆签署此协议,主要还是希望借助大陆市场,增加经济竞争力,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
改革开放30年,台湾赚了大陆4万亿
据我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的改革开放30年间,在两岸贸易中台湾对大陆的总顺差累计达到5537.8亿美元。按照当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当于30年间台湾从两岸贸易中赚取了4万多亿人民币。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认为,事情还没有开始,目前许多曲解CECA的论述已经陆续出炉,民进党反对这个政策,除了重弹意识形态的老调外,最好也能提出足够令人信服的论述,台湾民众已经给了民进党8年的机会,结果又如何呢?如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在即,全球金融海啸肆虐未退,台湾这个依赖贸易出口推动增长的经济体,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和大陆签CECA,也只是争取突破困境的途径之一而已,如果最后仍不免还是沦为意识形态的角力,那就真的令人非常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