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街上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私家车纷纷亮相,“搅”得那些还开不上“四个轮子”的人心痒难耐,不管有用没用,都想报名先拿到“本儿”再说。于是,考驾照便成了时下的热门。
有了驾照就多一个机会
日前,记者从我市各大院校的学生们口中了解到,目前,“你有驾照吗?”这样的问句在校园中就如“你吃饭了吗”一样平常。“大学还没毕业,考驾照如同英语等级证书一样成为学生们进入社会前必修的一门功课。”钦州学院招学办的裴以明表示,“现在不少学生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中都会鲜明地写上有驾照或驾龄多少年,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率。”
“考试好过么?”“多久能学完?”……元月4日,在某家驾校咨询台前,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涂着鲜艳唇彩的女孩正在询问考取驾照的相关事宜。她对记者谈起了报名考驾照的初衷:与她同院校毕业的一名师姐成绩并不是很出色,但是她手持有一本驾照,曾参加过某电视台举办的自驾游活动,这个活动还被拍上了电视,结果在毕业后寻找工作时,这段经历引起了一个行政部门的浓厚兴趣,结果师姐被留到该部门工作。由此,这件事坚定了女孩考驾照的决心,她说同班许多经济条件允许的同学都报名上驾校,现在他们手中都多了一本驾照。“虽然还离毕业时间还有一年半,但面对现在的就业大潮,我们应该早早开始做准备,多一本驾照,找工作又多了一个机会。”女孩这样总结道。
考驾照成了农民新“热”
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被称为农民的“三大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别说这老“三大件”在农村里早已被淘汰,就是冰箱、洗衣机、彩电对农民来说也不足为奇,现如今在我市广大农民中又流行起了新“热”——考驾照。
“通过正规化学习,然后办个驾照,最多也不过是两千多块钱,对多数人来说很轻松。”在某驾校学习驾车的张潮祥说到。他谈了三条打算买车的理由:其一,买辆车自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其二,可以跑租车业务,现在人们出门办事、走亲、访友,租车是农村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三,自己能养得起。
考驾照的多,自然买车的也就不断增多。家住灵山县城公路旁的陈同斌老人说:“我在这路边住了十五年了,刚在这住时,路上很少见到机动车。最近两三年,路上的机动车是一辆接一辆,自行车基本见不到了。”
六旬老人不甘落后学驾照
近年来,随着我市房地产业不断扩大,许多老年人或独自或与子女一起购房。但随之却产生了交通不便等问题,虽然城市公交车也逐步延伸到了郊区,但是老年人乘坐公交车还是有诸多不便。周姓老人居住在城北某小区,他说,公交车到晚上以后就逐渐停运了,一次他和住在市区新华路的老朋友聊天过久,不觉时间已接近夜半,公交车却已经停运。无奈之下,只好打的回家。眼下,正和周老一样,诸如各种原因,我市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六旬老年人,也有了学车、驾车的意愿。
前不久,记者在广骏教练场采访时碰到了一位前来学驾车的文姓62岁老人。他告诉记者,自己虽已年逾六旬,但是身子还很硬朗,无论从享受生活,还是从接送孙子入托等方便出行的角度出发,都希望自己能早日驾车。 (来源:钦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