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驾校网www.0595jx.com采编】
有读者问:有人说 ,底盘软乘坐起来就舒服 ,底盘是越软越好吗 ?为什么现代轿车都采用承载式车身 ?诸如此类问题 。为此 ,我们专门走访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交通试验中心的主任工程师张红卫 。
■底盘是延续以前大型车的概念现代轿车都采用承载式车身
张红卫解释说 ,“底盘”的概念实际上是从以前大型车延续过来的 ,由于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 ,所以在轿车上应用底盘的概念不是很准确 。
底盘对于卡车和客车(包括现在的卡车和客车)而言 ,是一种带车轮的车架 ,由于车身(车架)不承受来自地面的载荷 ,所以底盘的承载质量更大 ,可以达到几吨 、几十吨 。(为通俗考虑 ,以下我们还是通称为底盘) 。
承载式车身与底盘式车身的区别在于 ,其还承担了来自地面的载荷 。现代汽车技术中 ,承载式车身大多由一定厚度的钢板和框架结构焊接而成 ,所以承载质量是有限的 ,一般都在几百千克左右 。车子的承载质量(满载质量减去空载质量)参数是可视的 ,比如某轿车承载质量是450千克 ,另一越野车的承载质量是650千克 ,但两者由于设计和使用的工况不同 ,所以可比性不强 。
同类车型中 ,承载质量大的说明车身的强度高 。在测试中 ,强度仍需要碰撞参数来说明 ,整体车身不能太硬(强度大) ,否则吸能区等安全设计就会受到影响 。
■底盘的设计关系到车子的安全性 、舒适性
车子的转向系统 、传动系统 、行走系统和悬挂系统等都安装在底盘上 ,底盘是车身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乘用车来讲 ,底盘的设计关系到车子的舒适性 、安全性(安全性包括操稳性) 、动力经济性和通过性 。
张红卫表示 ,转弯半径小 、蛇行穿桩好的车 ,说明操稳性比较好 ,这主要和轴距 、轮距 、转向轮的转角响应等有关 ,而最根本的影响是来自底盘 ,因为底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上述系统的布置 。一个轴距小的底盘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操稳性的表现 。
从厂家的角度来讲 ,底盘在设计中 ,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其要考虑前后车身的吸能区 、中间车身的刚度 ,以确保碰撞后车内人的安全和逃逸 。车身的侧面强度也是有要求的 ,主要是为了防止侧碰和翻滚 ,但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要求 。
另外 ,车子的重心高度 、舒适性也体现在底盘上 。客车采用低底盘(低重心)的设计就是考虑乘坐舒适性因素 。悬挂系统中阻尼和刚度的搭配 ,同样影响着车子的舒适性 。
■底盘不是越软越好
车子的乘坐感“过硬” ,或者“过桥”感强的都不好 。张红卫为此解释说 ,“过硬”说明悬挂的弹簧刚度太大 ,而减震器的阻尼不搭配;“过桥”感强的说明底盘偏软 ,减震器没有起到衰减振幅和频率的作用 。底盘关系到乘坐舒适性 ,并不是越软越好 。
欧美和日韩的车给我们的乘坐感觉不同 ,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对于设计输入(使用人群 、工艺水平 、道路条件 、竞争对手 、价位等影响因素)的考虑角度不同 ,这需要看是针对哪个市场设计的 。如果是针对爱运动的人(比如意大利和德国的细分市场) ,那有可能感觉底盘偏硬;但如果针对妇女们(比如美国的细分市场) ,可能就会偏软 。
评价底盘软硬可以选取不同的人作为样本量 ,但需要广泛性和代表性 ,最好还是用仪器测评 ,因为主观性评价的差异会很大 。而且乘坐舒适性还和轮胎的胎压 、座椅的连接弹性 、座椅本身的强度等有关 。
■底盘趋向于平面化设计
现代车的底盘设计会考虑更多的因素(空气动力学 、人们对速度的要求等) ,很多都把底盘设计趋向平面化 。就是说 ,车子从底部看 ,应该越平越好 。这样一是可以降低重心以提高舒适性 ,二是可以降低风阻提高下压力以增强速度 ,三是可以增加离地间隙而提高车子的通过性 ,四是可以权衡有效的空间布置 。
张红卫为此解释说 ,现代轿车趋向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配备 ,所以在底盘上会看到排气管 、消音器 、各种管道布置并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设计者权衡的结果 。